27日晚,机电商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称经过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中欧贸易额巨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妥善处理。据王志新介绍,英利正在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她同时强调称,这并不是件坏事,整个行业将借此进入整合加速期,以最终实现规模化、高附加值的发展目标,而这也正是国家引导的行业方向。欧盟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市场,启动较早,价格机制和补贴机制都很完善,当地的居民环保意识很高,普遍接受能力很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欧洲市场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销售网络体系,这些也正是相较于在别的市场发展的优势。他表示,补贴价格下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通过对话与其磋商解决光伏贸易摩擦,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合作、稳定、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同时指出,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是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件。
昨日,国内光伏巨头英利集团媒体负责人王志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对此结果表示欢迎,这是国家、行业协会和光伏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新的规则之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并进行一定的调整。7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宣布其代表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贸易救济调查机关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已达成价格承诺。6月3号,欧盟委员会发布初裁结果前夕,李克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李克强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欧方执意采取制裁性措施,中方必然要进行反制。
最后能够形成一种政治上的解决,对双方来说都是避免了双输的结果。李克强再次表明中方态度。他说,重振光伏产业既要稳住国际市场,更要启动国内市场。5月26号,德国总理府,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并争取到默克尔的支持。
所以,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同时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解决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问题一下子摆在了中国新一届政府新任总理李克强的案头上。
6月4号,中方努力取得成效:欧盟初裁临时反倾销税从47.6%下调到11.8%。外界注意到,担任总理仅两个月的李克强,首次出访选择的欧洲两个国家便是瑞士和德国。而从今年6月6号起,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决定对中国产品征收平均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更为严苛的是,两个月时间如果谈不拢,将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税。6月14号,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推动光伏产业创新升级。
希望欧盟妥善处理光伏和无线通信设备两案,来维护中欧经贸大局,维护贸易自由化的原则。这决定着中国150多家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命运,以及40万中国工人的就业。从中方来讲,中国政府李克强总理和商务部的主要领导,尤其是我们国际谈判代表办公室,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这样做实际上,损人不利已。
接近50%的惩罚性关税一旦征收,意味着中国将彻底退出欧盟市场。李克强: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明天开始(6日),欧盟委员会批准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将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中欧通过谈判成功解决了因光伏产品而起的贸易摩擦,欧盟将不再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IHS预测2013年欧洲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将会较2012年减少6GW,其中1.3GW源自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制裁。
观点简述:近日,5家光伏行业组织发布了《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表示针对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但并未披露具体细节。同时欧洲进口配额限制也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业务规模造成冲击,根据全球光伏网数据2011年中国出口欧洲市场光伏组件约11GW,7GW的进口配额规模与之相比减少了30%以上。因此我们针对之前谈判草案的要闻点评中指出,除了承诺价格水平之外期限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同时根据pvXchange数据,产自德国、日本的组件产品通常较中国组件产品价格高30%以上,即使执行了承诺价格中国企业也仍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虽然达成协议避免了高税率制裁,但是补贴力度整体减弱的背景下欧洲光伏市场需求承压,市场规模或将出现一定萎缩。就该事件而言,仍需关注欧盟官方表态以及原定于2013年底进行的反倾销终裁事宜。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达成的价格承诺水平为0.56/W,期限为两年,而每年中国企业输欧组件产品配额为7GW。高税率制裁基本避免,承诺价格执行后中国组件产品仍有价格优势据此声明,中国行业组织与欧盟委员会在缓冲期内达成了协议,缓冲期后高达47.60%的税率制裁基本可以避免。
图1:2012年以来德国、中国、日本光伏厂商报价走势( / Wp)资料来源:pvXchange,中债资信整理注:pvXchange的绝对价格水平与行业信息存在出入,此处仅作为价格相对水平的参考光伏组件在硅料成本、硅片切割、转化率等因素的推动下,每瓦生产成本会不断下降。图4:全球光伏年装机容量情况(MW)资料来源:EPIA,中债资信整理欧洲市场整体前景不容乐观,主要光伏市场国家德国、意大利对于补贴的减少或取消使得光伏投资承受压力。
First Solar近年来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衰减明显 图2:First Solar的组件制造成本(美元/瓦)图3:First Solar的组件转化效率(%)价格承诺以及配额限制的存在将使得中国企业不可避免的损失一定市场份额,欧洲光伏市场需求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对欧出口业务不容乐观企业称目前输欧产品价格多在0.50-0.52/W,价格承诺水平相当于较原售价有10%左右的涨幅,会使得组件产品价格竞争力遭受一定削弱、市场份额有所丧失。即使假定目前的协议使得反倾销制裁因素消除,2013年也将会较2012年减少4.7GW、相当于同比较少27.39%。
同时考虑到价格承诺和配额限制,中国企业输欧组件出口规模不容乐观。此次消息明确了两年的承诺期限,照目前技术进展速度判断两年时间内成本下降幅度有限,由成本下降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不大。国内行业组织声明就中欧光伏组件争端达成价格承诺5家国内光伏产业相关行业组织发表了《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表示针对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了价格承诺,但是该声明中并未明确价格承诺水平以及是否有配额限制等其他内容。在欧洲市场整体萎缩的预期下、考虑到价格承诺削弱市场竞争力,针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业务仍然不容乐观。
但是0.56/W的价格承诺水平仍然会使得销售价格上涨约10%,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组件产品竞争力,7GW的配额限制也较之前的出口规模有所缩小。就本事件而言,仍需关注欧盟委员会官方态度以及原定2013年底举行的反倾销调查终裁。
按照IHS的2013年欧洲市场规模降幅预测、同时假定2011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份额不变,中国出口欧洲市场规模将不会触及7GW的配额限制。根据媒体报道此次达成的协议中价格承诺水平为不低于0.56/W,期限为两年,每年中国企业输欧光伏产品配额为7GW。
但是假如未来两年欧洲市场出现萎缩,配额限制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将会减弱。协议的达成使得即将到来的高税率制裁得以避免,按照目前的价格承诺水平国内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两年的承诺期限也使得成本下降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较为有限
但是0.56/W的价格承诺水平仍然会使得销售价格上涨约10%,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组件产品竞争力,7GW的配额限制也较之前的出口规模有所缩小。同时根据pvXchange数据,产自德国、日本的组件产品通常较中国组件产品价格高30%以上,即使执行了承诺价格中国企业也仍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因此我们针对之前谈判草案的要闻点评中指出,除了承诺价格水平之外期限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观点简述:近日,5家光伏行业组织发布了《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表示针对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但并未披露具体细节。
同时欧洲进口配额限制也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业务规模造成冲击,根据全球光伏网数据2011年中国出口欧洲市场光伏组件约11GW,7GW的进口配额规模与之相比减少了30%以上。协议的达成使得即将到来的高税率制裁得以避免,按照目前的价格承诺水平国内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两年的承诺期限也使得成本下降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较为有限。
国内行业组织声明就中欧光伏组件争端达成价格承诺5家国内光伏产业相关行业组织发表了《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表示针对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了价格承诺,但是该声明中并未明确价格承诺水平以及是否有配额限制等其他内容。IHS预测2013年欧洲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将会较2012年减少6GW,其中1.3GW源自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制裁。
即使假定目前的协议使得反倾销制裁因素消除,2013年也将会较2012年减少4.7GW、相当于同比较少27.39%。根据媒体报道此次达成的协议中价格承诺水平为不低于0.56/W,期限为两年,每年中国企业输欧光伏产品配额为7GW。
发布评论